首页 > 新闻动态 > 创美新闻>《中华建设》杂志专访张亚权院长,还原一个真实的国家农业公园
《中华建设》杂志专访张亚权院长,还原一个真实的国家农业公园
 
 

国家农业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和旅游产业相融合的业态,近期热度不断攀升,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追捧。它不仅仅是农业观光旅游的升级版本,而是一个联动了涉农一、二、三产业的大产业概念。面对这样一个站在全新视角和高度上的新业态,在进行投资规划和建设时,往往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所能借鉴的经验比较有限。北京东方创美景观规划设计院张亚权院长从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国家农业公园领域进行研究探索,不仅率先在业内提出了国家农业公园的概念,还带领团队通过实践的积累和理论的探索,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国家农业公园投资建设运营体系。

《中华建设》杂志针对国家农业公园的相关问题与张亚权院长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沟通。访谈内容刊登在《中华建设》杂志2016年第9期中。

9期封面_副本.jpg

以下为采访内容文字实录:

记者:作为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产品,国家农业公园包含哪些特色内容?

张亚权:国家农业公园是基于三代农业提出的产品,以健康订制化的农业产业、公园化的博览观光、“生活方式”的休闲度假为重要标志,使农场成为具有农业情结的城市居民的第三重生活空间,符合新时期家庭休闲、家庭度假、追求生态的需求关系。

国家农业公园的产品自带健康安全属性。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向游客开放其所包含的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能够近距离地参观种植模式、体验生产过程、查询健康数据库。让游客走进农场、亲近农场,更重要的是对农场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农场可以按照健康农场的标准进行种植和生产。国家农业公园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有机循环的模式,满足低碳循环要求,实现零排放,达到了内部的种养循环。

在国家农业公园内,实现了从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精细农业、自然农业的转变。通过对于种植地块的精细划分,精心管理,运营使得原本粗放的种植养殖模式得到改观;同时,国家农业公园纯自然,大面积的生态环境,也为其向“天生天养”的自然农业转变提供了资源支撑。

在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还将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物联网体系激发农业本身的创新能力,承担起农业产业创新的角色,以此实现对于传统农业领域的颠覆性变革。

记者:国家农业公园将应用哪些先进的农业技术?这些技术对于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将有哪些助力?

张亚权:国家农业公园中应用的农业技术可以分为几类。第一类是与农业本身发展相关的技术。自古以来新技术的应用,都可以改变劳动力的生产方式。从最初简单的机械化助力,到后期的节水、设施农业等,技术的发展给农业带来了诸多益处,包括用工量的减少,产品品质的提升,控制管控的便捷等。

第二,是现行的一些高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技术。比如说,无人机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的包括无人机喷洒农药,无人机监控等方面。比如说新能源,与农业结合到一起,可以在农业设施中添加一些太阳能光伏板,以弥补一些园区能源供给的问题。届时,园区中的路灯照明,设备运转,酒店用电等相关事宜,都可以通过太阳能技术来实现。

第三,先进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完成对农场、农业公园的监控和管理。同时,网络和计算机可以将国家农业公园和众多用户紧密的连结到一起。这也是未来在国家农业公园中打造定制农业,推动从农场直接到餐桌的一个很好的助力。

最后,是为了整个农业公园的发展而引入的一些其他领域的技术。比如生物领域的基因技术等。

总体来说,就是将我们目前能够掌控的技术和尽量与农业相结合,可以是原本属于农业领域、专门针对农业产业提升的新技术,也可以应用一些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某一方面给予农业一种定向支撑。由于国家农业公园很强的产业和科普属性,所以这些先进技术的助力主要还是体现在农业产业上,比如提升生产效率,改良作物品质等等。对于国家农业公园来说,在未来以企业为主导的项目建设中,相关技术的提升,将会为其节约很多运营和用工成本。

记者:能否详细谈一下国家农业公园中的订制农业板块是如何运作的?

张亚权:订制农业是一种市场化和预销售的行为,它包含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种是农产品订制,订制者可以是企业、团体或家庭、个人等。这些团体或个人通过订单的形式,向某一个或多个农场下达订制任务,任务的方向可以包含品种的订制,生产标准的订制,或者某些特殊需求的订制。订制服务可以通过中介进行,也可以是农场和消费者之间的一对一服务。

这里要提到农场产品销售的会员制模式。即将农场未来潜在的生产能力转化为会员卡上的价值进行销售,这是一种预销售的模式。就订制农业本身来讲,会员权益是可以对外转让的,并且其会员卡的价值可以随市场行情进行波动。比如顾客去年预定了价值2万元的普洱茶,如果今年收获的普洱茶品质非常好,订制产品就会升值,反之也会贬值。但订制农业遵循一定的价格标准,其成本会远远低于市场销售的成本。

第二种形式是需求订制。比如一个餐饮企业,每年需求的菜品是固定的,就可以根据企业的菜单向某个农场来进行专项订制。订单下达给农场后,农场将会按照企业所提供的标准来进行量身定做的生产。比如说菜品需要多长的生产周期,必须经过多长少阳光照射,什么时候采摘比较合适等条件都必须要满足。

第三种形式是订制土地。就是订制一块土地,可以自由选择种植什么,土地上生产的产品可自行进行支配。但并不是订制了土地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只能自己进行消化,也可以选择让农场进行代销。也就是说,顾客订制的其实是这块土地的价值。

以上这几种形式在规划的国家农业公园中都是存在的,但是,想做好订制农业必须制定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也就是要具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订单物流系统。线上可以从app或网站上进行下单,经过确认后提交定金,线下可以安排一些农场员工或者农民帮助种植,最后将产品通过物流配送的方式送到所需的位置,补齐余款。这是一个从市场需求到种植销售一体化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在订制农业中,农民耕种时不会再像以前一样看天吃饭,没有丝毫的目的性。可以说订制农业本身是一种市场数据的再分散。从大方向上讲,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订制农业,就应用到了农业大数据。从小处来讲,农场的订制数据指导了局部生产要素的配置。这种农业模式很容易进行细化并掌控产量,同时风险也很低。因为订制农业相当于是一种事先约定价格再进行生产的合同条款,合同价格并不会根据市场的波动而改变。这对于无论企业还是农民来讲,都是一种完整的保护体系。所以随着大数据的逐渐完善,订制农业应该是一种很容易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农业形式。

记者:国家农业公园如何成为未来养老产业的有效依托,有何优势?

张亚权:想要做好养老产业,需要了解老年人的核心诉求:首先是“老有所依”,这个依靠并不单纯指老年人接受儿女的照料,更多是反应一种社会问题。在中国现行的养老体制下,很多的老年人对于养老问题仍旧感到担忧,因此“中国式养老”应该是“养儿防老和社会养老”的结合;其次是“ 老有所事”,随着人均寿命的逐渐增加,大多数老年人在退休时,仍旧保持着强健的体魄,这些老年人并不想在养老院或者“养老地产”中无所事事,虚度晚年的光阴;三是“老有所医”,现代高标准完善的医疗体系,是养老产业不可撼动的一个环节,并且在养老产业构建的初期,是核心的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四是“老有所养”,健康、绿色、养生的生存环境和养生氛围,是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打造的环境用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从而达到延长“ 健康生命” 的核心目标。从以上几个核心诉求出发,建设一座国家农业公园,可以成为未来养老产业的有效依托和抓手。

首先,国家农业公园能够圆了都市老人的“田园梦”。现代都市老人每天生活在钢筋水泥城市中,单调贫乏的活动空间让退休老人的生活空虚寂寞。这让他们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更加渴望。在国家农业公园内养老,大概是现有养老模式中健康、养生、最受老年人欢迎的一种模式了。

其次,在国家农业公园中养老是一种理想的养生方式,因其具备最优势的养生资源。国家农业公园选址多会依山傍水,拥有很多益于养生的微地形,如避暑山地、森林、温泉等, 加上空气清新,水质优良,食品有机,是老年人向往的理想养生之所。同时,老年人在其中从事田间耕作时, 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身心,农业公园中生产的绿色有机食物还可以作为食疗康复之用。

再次,农场是最好的第三代教育基地。农场选址多在城郊,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老人与子女之间的交往探视不会形成距离上的障碍,另一方面也能保障老年人享受城市医疗卫生等便利条件。如今,周末郊区游也已经成为很多城市青年工作之余的生活休闲常态,假如将这种近郊游的行程与探望父母结合起来,每逢周末,一家三代,老幼相伴荷锄提篮,老人活动筋骨,青年放松心情,孩子又可以在免费的大自然课堂中受到原生态的农耕教育,这样的家庭氛围既不会让老人觉得亲情疏离,还能促进家庭关系的和睦,提升生活品质,增加生活情趣。 无论是给孩子一个田园假期, 还是为他们打造一个“ 森林幼儿园” , 国家农业公园都有得天独厚的实现条件。

第四,在国家农业公园中养老让老年人成为主导者,参与者,而不是简单的“ 被照顾者” 。他们在其中开垦田地,春种秋收,浇水施肥,每一天的劳作都酝酿着丰收的结果。他们是田地的主人,是农场的主导者,不会有寄人篱下的凄凉之感。

第五,国家农业公园可以帮助老年人实现“ 夕阳无限好” 的晚年价值。老年人的自身价值在农场不仅仅在田间劳作上,农场还可以为老年创办老年大学,由老年人执教,分享自己几十年来从事的专业领域中的知识、经验、技能,互助互学。创办老年人俱乐部,定期组织文艺、旅游、体检、公益、修身等各方面的活动。他们可以利用在各个行业、岗位上的工作经验,参与到农场经营的各个环节。

记者:在国家农业公园的具体建设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张亚权:想要做好一个国家农业公园的规划,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机构。投资方应首选具有农业项目规划经验的旅游规划机构对项目进行规划,“国家农业公园”综合的开发属性,决定了单一类的技术服务机构无法独立完成规划工作,因此前期应在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从更宽泛的角度对整个农场的地块进行较大尺度的规划,划分出生产区和配套区域,并对生产区域进一步规划提出要求;投资方可根据自身实力确定是否再委托技术类规划机构对“上位规划”中划分出的生产区域进行2次规划。

规划内容

一个标准的国家农业公园的规划至少需要以下内容:1.要调研国家农业公园所在城市周边的农业发展情况、类似农业园区和市场消费能力进行系统的疏理,做好前期的数据准备。2.对项目地块的规划面积、交通区位、地形地貌、自然及人文资源、土壤水文、季风气候、土地性质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做好基础调查;3.明确国家农业公园发展的总体定位,确定土地红线,国家农业公园与村镇的统筹关系,策划主题形象,将整个国家农业公园的规划愿景展示给投资方及项目主管单位,获得主管单位的认可;4.对国家农业公园进行合理化布局,确定生产、旅游及其它配套功能区域,并对各个区域的投资进行初步测算;5.明确国家农业公园农业经营方式,利润渠道,做好投资收益平衡;6.根据生产、旅游、配套等不同功能,合理测算灌溉(生活)用水,用电、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模,并围绕测算做好相应规划;7.包装国家农业公园品牌,其中包括国家农业公园及农产品两个方面,在国家农业公园打造初期树立鲜明的主题形象;8.协助投资方明确土地性质,测算流转土地及征用土地的面积及范畴,协助投资方以最有利的方式完成土地收储;9.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对规划进行机动性调整。

同时,专业的农业技术类规划也不可或缺,这包含土壤、水质的专业检测、灌溉、生产标准、农业技术引进和产品定位,在“上位规划”完成后,将直接指导农业生产工作。

选址要求

国家农业公园在选址时,也需要关注几个要点:首先要抢占省会级城市一小时交通圈内的耕地资源;第二,在选择农业土地的同时不忘关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选择具有潜在增值潜力的地段。第三,选址要满足具备良好的资源基础、交通可达等要素,还需考虑土地整理的成本。第四,选址过程中应该考虑当地农民素质是否符合国家农业公园的需求。第五,土地存量及单块面积、地域文化、是否存在未来发展空间、是否在当地保有良好人脉等都是国家农业公园选址的关键。

重点关注非农土地

在国家农业公园的规划过程中,最终起到关键因素的土地并不是耕地,而是非农土地。非农土地,主要指的是林地、荒地、河滩地、水利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宅基地以及一般农田。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政策中允许的建设配套用地指标,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国家农业公园的综合型发展的需求,而基本农田又很难进行转化,因此,国家农业公园中的非农土地就显示出其必要性,它们在国家农业公园对配套需求的加大、农业对产业链条纵深需求的加强的过程中,显得越发珍贵。

景观设计主题鲜明

农业园区、国家农业公园的景观在设计时应具备系统化和主题化的特征,因为农业的主题化,是实现园区差异化的主要抓手。在国家农业公园的规划设计中,从种植内容选择、文化软实力的注入、园区造景、产品包装、产品形象、园区形象、休闲、娱乐等配套功能等各个层次都要统一主题,统一认知形象。

一个现代园区或农业公园想打造系统主题化的景观,主要须做好以下几点:1.园区景观农业化;2.农业种植景观化;3.基础设施景观化;4.旅游活动主题化;5.雕塑小品农业化;6.建筑风格主题化;7.交通方式农业化;8.节庆活动主题化;9.服务流程农业化;10.文化形象主题化。

记者:农业景观具有比较典型的季节性特点,在国家农业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如何才能规避季节带来的影响,保证景观的可持续性?

张亚权:从本质上来讲,旅游是季节性的产物,所以任何一个园区或旅游景区的季节性问题都是不可以回避的。对于农业来讲,一年四时总要有休养生息的时候,所以不能寄希望于在农业公园中每天都有可供观赏的景色。我们不能因为追求四季旅游,而要求园区四季都必须有可观赏的景观,只能说通过我们的设计,让园区在旅游旺季,尽量呈现景观的最佳状态。

在淡季时可以结合季节性投入一些旅游项目。比如南方在冬季时,可以做一些阳光花房。北方的冬季旅游产品可以主打温室或者做一些滑冰,小型滑雪项目。

在国家农业公园的运营中,冬季景观的营造,不属于一个必须去攻克的问题。因为想在冬季做出好的景观是很难的,所以在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中,冬季应更多考虑满足其生产属性。

记者:对于投资方来讲,投资运营一座国家农业公园,应该重点关注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张亚权:第一,利用农业补贴降低投资标准

一个好的农业公园绝不是要依靠农业补贴才能得以发展的,它追求的是一种品质消费市场,其定价策略拥有较强的话语权,一般不受国家农业价格因素的影响,单从农业生产角度而言,利润是有一定保障的,因此农业补贴的获取只是国家农业公园盈利模式中的一部分,可以利用补贴优化农业公园的盈利结构,拓宽盈利渠道。利用好国家给予的补贴,可以有效提升国家农业公园的经营管理水平、推进农场品牌化、科技化进程,借助补贴这一“调味剂”,可以将国家农业公园这道菜经营的更加有滋有味。

第二,借助土地资本化玩转万亩农田

在未来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万亩的国家农业公园将会是一个基本单位,这是农业产业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一个一两千亩的农业园区,在生产过程中很难支撑起主要的市场群体,很难构建出一个农业品牌,其生产规模也很难做到“获取话语权和定价权”。但是按照传统的思维,一座超大规模的农业公园运转是很吃力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思想,将土地资本化,并通过合法的手段引进或吸纳他人进入我们的园区。这里就要提到国家农业公园的“一级开发”模式。这个“一级开发”是通过对国家农业公园的整体规划和包装,以国家农业公园为平台,吸引或吸收多个投资方、生产者共同完成整个万亩级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生产和持续发展的过程,以解决国家农业公园开发周期长、基础投入高、投资回收慢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土地一级开发并不是“流转后再承包”这种简单的转嫁土地成本的行为,而是在统一规划、标准、管理、运营、营销、销售、配送的前提下完成的国家农业公园的“招商引资”行为。

第三,通过平台化和品牌化降低运营成本

投资方结合农业公园打造投资平台是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要素。这些平台包括为生产者,也就是农民搭建一个劳动力平台,为生产者和市场之间搭建一个流通平台,为合作社与企业之间搭建需求平台,为消费者与农场之间搭建消费平台等。通过这些平台,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可以更好的发挥国家农业公园的优势,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投资方拥有品牌是获得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品牌对于农业企业来说,是未来一块利润源泉,数千年来中国只形成了屈指可数的几个农业品牌,而这些品牌已经陷入了各方争抢和鱼目混珠的泥潭之中,投资方应该抓住中国农业品牌起点低、前景广阔的机遇,以品牌制胜,尽快占领农业高地。

第四,运用旅游吸引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旅游就是“一个人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别人熟悉的地方去”,这句话对农业来说也非常适用,试想一下,如果打造的农场,与周边大量的农田种植没有任何的区别,游客为何要走进农场?我们需要将本地没有、无法实现或无法较好实现的种植内容合理规划到农场之中,打造可以让游客体验“猎奇”的农业公园产品,才是农业旅游吸引游客的核心竞争力。

在打造国家农业公园旅游竞争力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体现产业规模化效应;2.要体现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纵深发展;3.要体现科技农业的价值;4.要体现出农业景观的价值;5.要体现农业主题化的价值;6.要体现农业参与化的价值;7.要充分配套休闲度假业态。

农业公园的旅游竞争力的打造,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课题,深度的策划、规划及经营思想已经走在了实践的前沿,如何在发展之初构建一个健康、系统的旅游竞争力体系,是国家农业公园塑造全新旅游形象,在未来不断激烈的竞争中体现价值的关键。

第五,倡导生活方式游展现农业魅力

在国家农业公园中,除了农业产业链条以外,更多是要构建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导入一种熟悉的生活方式。

近期兴起的生活方式游,就是要将自己的日常化生活置于一种类似于旅游的环境下。比如每周五我们会去城市郊区放松身心,这就属于将郊区游览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游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高频次的旅游体验,因此很难有较大的距离跨度。它可以改善我们日常从家到工作空间两点一线的乏味生活,并通过这种变化来提升生活品味。由于生活方式游距离我们原有生活空间较近的特性,使得农场和农业公园具备了开展生活方式旅游的很多先天条件。无论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少年儿童,都能够在国家农业公园中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我们为老年人打造夕阳创智中心、活动中心,为老年人回归眷恋的田园环境提供充足的配套及交流体系;我们为成功人士打造符合其内心的“农场情结”的产品,农场主俱乐部、城市客厅、家庭农场、马术俱乐部等彰显成年人个人身份象征;我们为孩子打造农事体验、亲子教育、农业比如世界、矮马动物王国等多项参与型项目,可以成为孩子回归自然,体验田园乐趣和农场式教育的大平台。

国家农业公园中提供的各种生活方式的旅游体验,区别于城镇化中钢筋水泥的枯燥生活,是一种回归于田园的生活方式,他改变了久居城市中的人们在一周之中的常态生活,成为了久居樊笼的城市人群趋之若鹜的理想田园。

记者:国家农业公园将为整个社会和农民带来哪些好处?

张亚权:国家农业公园会为社会带来什么?首先,国家农业公园是一个农业产品,它可以刷新人们对农业的传统观念,还是一个示范性质强,对社会进步拉动性强的产品;其次,它改变了农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解决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我们现有的大部分农业都是污染型农业,国家农业公园倡导的是有机、低碳、循环理念,可以解决社会的污染问题。虽然解决污染的过程很漫长,但还是可以起到一个先导示范的作用;再次,它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美誉价值,形成更多的品牌。可以促进政府和社会主导的农业产业升级,对于农民或者是整个社会环境的提升都有所帮助。国家农业公园还可以与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融合,未来会带来各种附加值和收入。

国家农业公园对于当地人,带来的是就业机会以及相关产业的升级改造。同时,农民本身也是国家农业公园的生产者,创造者和未来的经营者。我们可通过新村建设整合村民的宅基地,在安置村民的同时,给予失地农民一定的股份,使得农民除了土地的租金收入,每年还可领取土地的分红收益。同时,在国家农业公园中为农民提供工作岗位,并提供系统的农业技术培训,使得农民能够尽快向产业工人进行转化。

借助国家农业公园的综合影响力,可以协同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为不能成为产业工人的失地农民保障营生。帮助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或村办企业,并通过合作社及村办企业与农业公园之间达成更深度的合作。

国家农业公园还将涉及产品粗加工、物流、配送、旅游、餐饮、休闲、管理、运营等领域,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工作岗位,为不同素质、不同年龄和掌握不同技能的人能够提供不同的就业选择。

案例分类
农旅融合 乡村振兴 文旅文创 亲子研学 景区升级
电话:(86)400-066-1218
手机: 13720055250(胡经理)
邮箱:ocb@ocbbj.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北三环第三置业大厦A座7层
网址:http://www.ocbbj.com
京ICP备 11007161号 Oriental Create Beauty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