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全各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
|
自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以来,各省市自治区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政策,纷纷编制本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是指导各省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
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
据介绍,除前言外,《规划》共十三章,分为总论、空间格局、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大板块。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细化实化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确保全面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确保2018年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落实落地。
《规划》坚持目标导向。科学研判我省乡村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紧扣我省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矛盾,按照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产环境、农村社会文明、治理方式、农村居民收入等内容设置了26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4项、预期性指标22项。
准确把握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提出了湖北乡村振兴“65432”重大行动——
产业兴旺有六大行动,其中建设50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10条千(百)亿元特色农业产业链;建设20个省级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农村电商规模过千亿。
生态宜居有五大行动,其中建成省级生态村1500个;建设2000个美丽乡村;建成2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
乡风文明有四大行动,其中保护和改造100个特色文化村和5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镇;重点保护100个传统村落。
治理有效有三大行动,其中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过5万元的村达到60%以上;“雪亮”工程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生活富裕有两大行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2万元;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口覆盖率达到93%。
同时,根据不同时间节点,确定了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愿景:
到2020年,全省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走在中部前列,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深入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强省全面建成。
《规划》坚持问题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农业农村发展成就辉煌,农业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农村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同时,我省乡村发展仍存在产业竞争力不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生态环境不好等问题。
针对我省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注重解决主要矛盾,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
针对我省乡村产业竞争力不强,大企业方面缺少领头羊,大产业方面缺少价值链,大品牌方面缺乏招牌菜,大融合方面缺乏闪光点等问题,《规划》提出加快推进中国农谷、中国有机谷、硒谷、虾谷、橘谷、药谷“六谷”建设,做大做强“荆楚农优品”举措。
针对我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提出推动城乡“四网”互联互通,构筑乡村通达路网,完善乡村循环水网,优化乡村清洁能源网,建设乡村智能互联网。
针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建设荆楚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四宜”美丽乡村,实施长江、汉江、清江流域生态健康工程,推动“三江”流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大别山、秦巴山、武陵山、幕阜山“四山”生态保护工程,构建华中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实施“千湖”碧水工程,彰显“千湖之省”本色;实施“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实现全省农村无害化厕所全覆盖,宜林荒山基本得到绿化,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
《规划》坚持效果导向。聚焦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生态方面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规划》以专栏方式把我省实施乡村振兴的五大任务统筹细化成73项重大工程、重大行动、重大计划,既完成国家规定动作又有创新自选动作,充分彰显我省特色。
按照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都市城郊乡村振兴先行区、扶贫片区乡村振兴试验区三大片区精准施策,扎实推进我省乡村振兴规划落地落实。
各地区各部门将围绕《规划》部署的重大工程、重大行动、重大计划,落实落细到具体项目,形成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格局。
按照前期项目抓报批、储备项目抓转化、已批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的思路,充分运用我省“两库”平台,建立完善全省乡村振兴项目库,建立项目台账和推进机制,优选一批、储备一批管长远、利全局、惠民生的项目,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之真正能够惠及农村、农业、农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此外,《规划》围绕乡村振兴“人、地、钱”等要素供给,提出了大力推进“三乡”工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等重大政策措施,并从加强党的领导、坚持规划引领、确保科学推进、强化法治保障等方面着手,确保《规划》落地落实提出了具体要求。
四川省印发《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整体部署,明确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推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规划》分为三大板块11章,其中第一部分为总论,包括规划背景、总体要求、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第二部分为重点任务,包括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四川宜居乡村、打造乡风文明新乡村、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及高质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第三部分为支撑保障,包括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强规划组织实施等。《规划》部署了包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行动等18类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
《规划》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2018年至2022年这5年间,既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
到2022年,全省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得到完善,主要农产品供给质量和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农业体系初步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农业对外合作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持续完善,“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更加有效,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初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稳定增长。
乡村振兴,城镇应发挥怎样的作用?《规划》明确,要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统筹推进城乡空间的开发、保护和整治,加强城乡规划衔接,坚持多规合一,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规划》明确,要充分认识乡村振兴任务的长期性,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村庄的发展基础和演变规律,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搞齐步走,要分类区、分类别推进乡村振兴。分类区,即立足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和缩小地区差距,在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中,统筹推进我省乡村振兴;分类别,即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把全省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和搬迁撤并类。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物质基础。《规划》明确,要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财富和优势,《规划》明确,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建生活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规划》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传承发展巴蜀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市场繁荣,焕发农村文明新气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规划》明确,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乡村振兴,要提升百姓的获得感。《规划》明确要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让农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规划》把“高质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单独列为一章进行部署。明确提出,要坚持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精心谋划、精心组织、精准施策,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贫困地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乡村振兴,动力来自哪?《规划》明确,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内部发展活力,优化农村外部发展环境,推进农村产权、土地、户籍、人才、投融资等方面的改革,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有了好的规划,重在加强组织实施。《规划》明确,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参与,打造典型示范,强化法治保障,抓好考核评估,推动四川乡村跨越发展和全面振兴。
如何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深化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内在动力,四川给出了乡村振兴的四川方案。
乡村振兴,产业是重点。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四川将围绕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打破产业与行政限制,依据区域特色,推进“园区+城市”“园区+新村”“园区+基地”等模式,分类制定方案。
据介绍,四川力争用5年时间建成国家级园区30个、省级园区175个、市级300个、县级500个。基本形成产业特色鲜明、加工水平高、产业链条完善、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品牌影响力大、辐射带动有力的省市县三级农业园区体系。
在大凉山安宁河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正力争打造成四川第二大粮仓。将运用产业带动扶贫,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当地脱贫产业优势,让每个深度贫困村有两户科技示范户。
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人才是关键。从今年1月开始,四川探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和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里遴选培训对象,今年1月至5月,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4万人次和农牧民104.74万人次。
四川要构建人才流向农村、留在农村的机制,重点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引回和引入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争取实现全省每个村民小组有1名新型职业农民。
不久前在成都蒲江县明月国际陶艺村,100多名艺术家和创客便以“新村民”的身份入村。新村民的到来,使当地农业转型和品牌产业链得到大幅提升,以艺术“文创”为主题,形成了陶艺村特有产业集群。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体系,需要优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四川计划依托以茶叶、泡菜、核桃、花椒为代表的传统特色农业,用5年时间实现每个优势特色产业和先导性支撑产业都有1家走在全国前列的大型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做到村村都有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社都有职业农民。
推进乡村振兴,根本要靠深化改革。下一步四川将强化乡村振兴中“人、地、钱”保障,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激活社会资本,向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金融“活水”,进一步落实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把农业农村改革坚持到底。
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和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七个之路”“五个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的重大任务,将实现乡村振兴作为重庆发展的最高境界,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精心谋划,聚力推动。
全市推进乡村振兴牢牢把握“一条主线”,坚持“七项原则”,实施“七大行动”,推动“五个振兴”,打好“四场硬仗”,依靠“五个力量”。把握“一条主线”,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贯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过程的主线;坚持“七项原则”,就是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实施“七大行动”,就是实施城乡融合发展行动、共同富裕行动、质量兴农行动、乡村绿色发展行动、乡村文化兴盛行动、乡村善治行动、以深化脱贫攻坚为重点的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行动;推动“五个振兴”,就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打好“四场硬仗”,就是打好脱贫攻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硬仗;依靠“五个力量”,就是依靠改革、科技、组织、市场和群众的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力争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目前,全市乡村振兴实现了良好开局。
建立251项重点任务、71个重点项目、159项政策措施工作台账。近三年重点项目规划投资2351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489亿元。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今年以来,“四好农村路”开工1.35万公里、完工0.68万公里,启动农村居民饮水项目7076处,完工4731处,巩固提升了147.7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新增及改善灌面42万亩,开展全市18个贫困乡镇农网基础设施专项升级改造工程,光纤和4G网络加快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市推进示范,建设重庆市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实施“互联网小镇”示范建设。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上山下乡”,策划乡村振兴重点项目500余个。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选择6个区县开展综合性试验示范;紧扣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选择5个区县开展单项试验示范;指导各区县分别选择不同类型的2—3个乡镇及3—5个村开展示范建设。2018年至2020年,市财政每年安排综合试验示范区县各3000万元、单项试验示范区县各1000万元专项资金,实行先建后补,建立项目审核和年度绩效评价验收机制。强化用地保障,对彭水、酉阳等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各安排600亩精准扶贫脱贫专项计划指标,对每个综合试验示范区县每年专项安排500亩计划指标,单项试验示范区县每年专项安排200亩计划指标。加快推动农村建设用地点状布局、点状征地,切实保障农村村民住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和乡镇企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用地以及其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用地。建立市级农口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农委班子成员分别联系试验示范区县工作机制。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在制定出台《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关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乡村振兴相关支持政策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深化实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精准扶贫政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仗”。召开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推进会暨乡村振兴村规划座谈会专题部署,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五件大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当前,以沿高铁两边、沿江两岸、沿高速公路两旁、沿城郊环线、沿旅游景区周边“五沿”区域为牵引,由点及面推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大美乡村。在此过程中,把规划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道工序”。按照因地制宜、推行多规合一、注重乡村文化、“三生”融合、建设和保护并重的要求,推动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三师”下乡,逐步推进村规划全覆盖。
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有关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市级4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已召开3次领导小组会议。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农委联合开展分层分类专题培训,市级已举办4期培训班,各区县培训陆续开展。建立考核督导机制,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农委研究制定考核办法,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区县和市级有关部门实绩考核。建立现场会议推进机制,采取竞争方式,每年优选1个区县召开全市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
去年年底,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副主任汤兹对《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政策解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沿着正确方向把这盘大棋走好,必须规划先行,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汤兹解读,刚刚印发的《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 “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依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省委1号文件精心编制。《规划》紧密结合湖南实际,彰显自己的特色和独特的“湘味”。
《规划》旨在科学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湖南篇章,建设湖湘美丽富饶乡村。
按照分三个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明确未来5年的目标任务,再按2035年和2050年划分两个阶段作出远景展望。此外,为推动近期目标落实,《规划》结合湖南实际,明确了5类22项重要指标作为具体目标任务,其中,产业兴旺类指标5项,生态宜居类指标4项,乡风文明类指标4项,治理有效类指标5项,生活富裕类指标4项。
《规划》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结合湖南“一核两带三组团”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一圈三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一湖三山四水”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提出优化乡村发展布局,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布局科学、协调发展的空间新格局的发展思路。
立足双轮驱动,描绘美好蓝图。推进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和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各类特色小镇、保障进城农村人口权益,着力破除阻碍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各种障碍和体制机制弊端,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规划》结合我省各县市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际,根据发展现状、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将全省所有县市区(场)划分成先行区、重点区、攻坚区三类,因地制宜设计振兴路径。
先行区包括长沙县等31个县市区,主要为城镇化率相对较高或者农村居民生活相对富裕的县市区,原则上一个市州至少安排一个。先行区的乡村,到2022年要率先或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重点区指引领区以外的非贫困县市区和2016、2017年已脱贫摘帽的14个县市区,共62个。重点区的乡村,到2030年要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攻坚区包括纳入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国家和省扶贫开发、比照享受省级扶贫政策待遇,尚未脱贫摘帽的县市区,共37个。攻坚区的乡村,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规划》将全省2.4万多个村庄分为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集聚提升四大类型,分类推进乡村振兴。
城郊融合型,主要包括地处城市郊区和城乡接合部的村落,重点是要加快改造提升步伐,探索建设现代化的新兴社区。
特色保护型,主要包括历史文化特色明显、自然资源丰富的村落,重点是要注重保持自然风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和建筑风格,传承民风民俗。
搬迁撤并型,主要包括地处偏远、生态环境脆弱、不宜生产生活、空心化严重的村落,重点是要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搬迁撤并,依托小城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等适宜区域进行安置,村落原址因地制宜还耕还林。
集聚提升型,主要指上述三类之外的传统农耕、工贸等村落,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农耕类村落,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加大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工贸为主的村落,促进产业提质升级,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积极培育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就地吸纳农业人口。
汤兹解读,从整体来看,《规划》在谋篇布局、指标设置、战略任务、政策举措等各方面充分体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的总要求,围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对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等作了明确安排。
《规划》还体现了抓重点与补短板相结合。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规划特别对以智慧农业为引领,以农业“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六个强农”开创产业兴旺新局面进行了安排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规划》提出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乡村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强调推动脱贫攻坚要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为确保目标任务落实落地,《规划》围绕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提出了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激发农村内生活力,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促使人才、资本、技术流向农业农村的政策举措,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依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以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河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近日,《规划》已由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省委九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按照分三个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设定了阶段性目标,重点明确了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提出了31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7项、预期性指标24项,首次建立了我省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同时,《规划》还对到本世纪中叶的乡村振兴目标,分两个阶段作了远景谋划。
《规划》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补齐发展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规划》要求,2018年至2022年这五年间,既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顺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燕赵样板,为建设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坚持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坚持改革创新。
《规划》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2年,乡村振兴框架体系基本定型,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为便于工作实施和考核评估,《规划》在全部保留国家设置的22项指标基础上,根据我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以及“四个农业”发展要求,增设耕地保有量、地下水压采率、森林覆盖率、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项指标,明确资源利用上线,突出现代农业导向,体现了河北发展特色。
《规划》提出,要强化空间管制、完善城乡结构、加强规划管控,构建布局合理、梯次有序、疏密有度的城乡空间发展格局;通过高效利用生产空间、集约配置生活空间、保护提升生态空间,营造平等共享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要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4种类型,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规划》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聚焦“四个农业”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强化环境治理促进乡村生态宜居、突出地域特色促进燕赵乡风文明、筑牢组织基础促进乡村治理有效、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农民生活富裕、深化改革创新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精准谋划我省乡村振兴重点任务,部署了105项重大工程、重大行动、重大计划,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推动规划落实落地。
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规划》从强化责任落实、运用辩证方法、加强法治保障、动员社会参与、抓好评估考核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从聚焦阶段任务、把握节奏力度、坚持梯次推进等方面,对乡村振兴作了部署,强调要突出重点、把握节奏、掌控力度,统筹谋划,科学确定建设时序,确保乡村振兴规划落地生效。
《规划》建设任务与发展目标,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雄安新区规划、张家口“两区”规划,省“十三五”规划,以及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深度贫困村“双基”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等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地下水超采治理、农村散煤治理、“空心村”整治等专项工程任务进行了衔接,既贯彻了中央精神、保持政令畅通,又立足河北实际、保持了工作连续。
着眼于构建完善的乡村振兴战略中观设计,我省谋划了“1+5”省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在印发实施《河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同时,按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要求,省农业厅、省人社厅、省文化厅、省环保厅和省委组织部牵头分别编制了我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个专项工作方案,近期将印发实施,共同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全国重要的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河南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备受关注。
去年年底,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就《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详细解读,全面介绍我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何雄介绍的“13616”引起关注。“13616”战略框架正是《规划》的主线,涵盖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路径、着力点、重点举措、重大工程,内涵丰富,意义重大。
“1”是指探索一条路子,即“探索走出一条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是新时代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统领。
“3”是指突出三个关键,即“把产业发展好、乡村建设好、县域治理好”。这是坚决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全面进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
“6”是指实施六大行动,即“实施农村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文明乡风塑造、基层治理创新、民生福祉提升、精准脱贫攻坚六大行动”。这六大行动是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举措,是承上启下、推动工作的具体指引。
“16”是指推进16项重大工程,即为支撑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而部署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优势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工程等16项重大工程,明确了具体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及目标,是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抓手。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规划》确定实施农村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六大行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实施农村产业振兴行动。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介绍,农村产业兴旺任重道远,《规划》对产业振兴着墨最多,占总篇幅的近五分之一。要抓好稳定粮食产能、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3项重点工作,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强省,给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可靠的农副产品。
《规划》提出,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650亿公斤的战略目标。深入推进“四优四化”,打造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基地。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到2022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2%,培育形成10家以上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优势产业集群。
把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规划》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等4项重大工程。
城乡差距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农村环境的脏乱差。我省将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还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到2022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以上。以“四美”乡村、“美丽小镇”建设为载体,每年建设10个“四美”乡村先进县(市、区)、200个“四美”乡村先进乡镇、3000个“四美”乡村。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基。《规划》提出,实施文明乡风塑造行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激发乡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规划》提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原优秀乡村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等3项重点任务,让广大农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到2020年,实现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村级全覆盖,全省50%以上的行政村和80%以上的乡镇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实施“拯救老屋”行动,探索古村落古民居利用新途径,促进古村落保护和振兴。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规划》提出,实施基层治理创新行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支部强不强,关键在“头羊”。省委组织部副巡视员毕正义介绍,将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实行轮训。全面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建立运转经费与财政保障能力同步增长机制,保证每个村都有基本运转经费。
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划》提出,实施民生福祉提升行动,紧紧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规划》提出,要高质量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省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打造中原特色鲜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何雄说,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双轮驱动”,不可偏废任何一方。《规划》从我省实际出发,提出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尽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渠道,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规划》提出,要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农村空间发展格局,打造中原特色鲜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我省地域范围广,有4.6万多个行政村,既有平原地区的村庄,也有深山区、滩区的村庄,还有城郊村,各地乡村自然资源禀赋不同、发展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必须科学把握我省乡村的差异性、多样性,注重分类指导、梯次推进乡村建设。
《规划》结合实际,将我省村庄大致分为城郊融合类村庄、拓展提升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整治改善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等。
何雄提醒,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各地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分类推进。无论采取哪种模式,都要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强制搬迁和集中上楼,确保群众得到实惠。
《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新闻发布会在昆明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由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
到2020年——
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速保持10%以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到2022年——
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取得重大突破,形成6个千亿元级大产业、2个600亿元级产业;
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到2035年——
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全面建成;
农民生活更为宽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云南美丽乡村成为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靓丽名片。
到2050年——
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规划》突出了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一核心,形成了贯穿规划的逻辑主线,衔接空间布局、脱贫攻坚、生产、生态布局、民生保障、政策制度供给五个板块内容并“串珠成链”。
以“原则上坝区非规划用地一律不再审批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确保农房数量在现有基础上一律只减不增”为目标,遵循“科学规划、绿色发展,保护优先、综合整治,惜土如金、节约用地”原则,尤其针对坝区村庄无序散乱蔓延现状,坚持规划先行、“多规合一”,实现村镇规划建设从无序到有序、从强化到优化。
加大“两违”建筑和“大棚房”问题处置力度,引导村庄向坝区边缘的宜建山地布局,实现依山而建、依山而居。
在《国家规划》4种乡村振兴村庄分类的基础上,增加守边固边型。
通过实施兴边富民、守边固边等工程,建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产业发展、和谐稳定的宜居宜业宜游边境乡村。
持续保持边民不流失、守边不弱化、边境和谐稳定繁荣发展。
《规划》提出中到2022全省自然村在2018年规模基础上搬迁撤并10%以上。在推进过程中,对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方病严重等地区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人口流失特别严重不具有保留价值的村庄,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宜居搬迁、重大项目建设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迁等方式,实施村庄搬迁撤并,统筹解决村民生计、生态保护等问题。坚持村庄搬迁撤并与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搬迁、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依托交通沿线、小城镇、产业园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集聚区等适宜区域进行安置,避免出现新建孤立的村落式移民社区。搬迁撤并后的村庄原址,因地制宜复垦或还绿,拓展乡村生产生态空间。搬迁撤并村庄必须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尊重农民意愿并经村民会议同意。
咬定总攻目标,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明确特色产业脱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脱贫攻坚、健康扶贫、农村危房改造、生态保护扶贫、综合保障扶贫、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扶贫扶志等“精准脱贫十大行动”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统筹衔接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立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这一云南特质,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产业发展优势;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目标;
重点推进6个千亿元级大产业、2个600亿元级产业建设;
培育壮大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建设农业服务平台、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万村示范行动”
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
具体抓好强化村镇规划、保护传统村落、做强做精产业、完善村镇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服务功能、挖掘特色和文化六项任务;
启动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万村示范行动”实施方案,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到2022年,完成全省10000个示范村(自然村)建设任务;
引领整体推进,到2035年,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全面实现。
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加大历史遗迹遗存文化保护传承力度,总结推广弥勒可邑、剑川沙溪、建水西庄、腾冲和顺、凤庆安石等模式。
确定100个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恢复示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风景好”向“底蕴深”提档升级。
通过挖掘乡村多重特色和多彩文化,实现美丽乡村有特色、有风景、有文化、有产业、有故事,避免盲目模仿、千村一面。
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就业质量提升、公共服务供给重点放在农村;
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全面主攻“出行难、运输难”、水资源合理配置、农村现代能源体系构建完善、乡村信息化水平夯实、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就近免试入学和全面接受义务教育保障、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供给等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力争通过未来5年的努力,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农村地区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免责声明:东方创美网站发布的部分文章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分享和交流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和隐私,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或注明作者,我们不再承担其他法律责任。